砝碼檢定規(guī)程和校準規(guī)范
隨著市場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,計量校準正逐漸被內(nèi)更多的用戶所接受。砝碼校準在內(nèi)計量技術機構開展的計量活動中的比重正在逐步加,已經(jīng)作為種新型的計量活動與檢定相提并論。因此,正確認識校準與檢定的關系,正確開展檢定和校準活動,正確利用檢定和校準結果,zui終實現(xiàn)量值統(tǒng),社會生產(chǎn)活動的正常行就顯得尤為重要。 、砝碼檢定、校準和計量確認 1.檢定和校準 在JJF1001-1998《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》中校準(calibration)的定義是:在規(guī)定條件下,為確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(tǒng)所指示的量值,或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所代表的量值,與對應的由標準所復現(xiàn)的量值之間關系的組操作。 測量儀器、測量系統(tǒng)、實物量具或參考物質,有時統(tǒng)稱為計量器具,本文統(tǒng)稱為測量設備。這樣,校準可以歸結為將測量設備與測量標準行技術比較,確定被校測量設備的量值及其不確定度的組操作。校準的目的是確定測量設備示值誤差的小,并通過測量標準將測量設備的量值與整個量值溯源體系相,使測量設備的量值具有溯源性。 在JJF1001-1998中檢定(verification)的定義是:查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,它括檢查、加標記和(或)出具檢定證書。 計量檢定過程中的檢查既括了測量設備與測量標準的技術比較(即校準的過程),又括將校準結果與計量要求行比較,判斷是否符合規(guī)定的準確度等級;對于符合某準確度等級的測量設備加標記和(或)出具檢定證書。
二.砝碼校準與計量確認 GB/T19022-2003《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》是由標準ISO10012:2003轉化而來的。該標準是ISO9000系列標準的支撐性標準,對如何通過合理的測量管理產(chǎn)品的質量行了規(guī)定。該標準的核心是: (1)測量活動根據(jù)產(chǎn)品質量要求行安排,即測量結果的準確度應符合產(chǎn)品質量控制要求。 (2)測量的準確度取決于測量過程的控制,受測量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的影響。 (3)測量儀器是測量過程中的個關鍵因素,其量值通過校準活動行溯源,通過計量確認判斷儀器是否符合測量過程的要求。
砝碼根據(jù)定義,計量確認是“為確保測量設備處于滿足預期使用要求的狀態(tài)所需要的組操作。"從定義可知,計量確認的前提是已經(jīng)明確預期的使用要求,是根據(jù)測量設備的使用目的,在測量設備的使用要求已經(jīng)明確的基礎上行的活動。通過計量確認,可以確定該測量設備是否符合預期的使用要求。而為了實現(xiàn)這個判斷,計量確認括校準和計量驗證兩個部分。
砝碼校準是計量確認中的個部分,是計量確認的*個階段。校準將測量設備與測量標準行技術比較,目的是確定測量設備示值誤差的小。同時,校準通過測量標準將測量設備的量值與整個量值溯源體系相,使測量設備的量值具有溯源性。
計量驗證是計量確認的二個階段,通常砝碼括使用校準結果與計量要求行比較,判定該測量設備是否符合預期的使用要求。當校準結果表明測量設備準確度不滿足計量要求時,行必要的調(diào)整或維修及隨后的再校準;而當測量設備的準確度滿足設備預期使用的計量要求時,出具計量確認報告或文件,按照要求行適當?shù)臉俗R,如行封印和(或)貼標簽。
因此,校準是計量確認的技術基礎,計量驗證是將校準結果與計量要求比較的過程。計量要求與測量設備的預期使用目的有關。明確的計量要求與合理的校準結果行比較,才能完成計量確認,確定該測量設備是否適合用于特定的應用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校準則不需要判斷是否。尤其是對于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校準機構,其客戶千差萬別,同樣的儀器用在不同場合,計量要求就會不同,校準機構無法按照統(tǒng)的要求行性判斷。但是,當用戶明確告知使用目的,或給出了計量要求時,校準機構就可以根據(jù)已知的計量要求或相關標準判斷被校測量設備與否。這個判斷是協(xié)助企業(yè)完成計量驗證工作,含了性判斷的校準證書,具有計量確認報告的功能。
砝碼 http://www.21fama。。com/ 
|